多年來,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始終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以文化“軟實力”推動企業實現了跨越性的“硬發展”,連續7年生產經營規模“雙超百億元”,被列為中國中鐵主力三級工程公司首批創建單位。在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公司形成了以“敢為人先、行穩致遠”為核心的實文化,并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建筑業文化建設示范企業等榮譽。
在傳承與創新中彰顯企業文化底蘊。企業文化建設傳承歷史,公司通過回顧抗美援朝時期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建國初期鐵路建設的崢嶸歲月、改革開放初期改革創新的奮進歷程、改制后主動融入市場競爭的發展足跡,分別總結出“頭可掉,血可流,鋼鐵運輸補給線不能斷”的愛國主義精神、“獻青春,獻子孫,建功國家鐵路建設大會戰”的無私奉獻精神、“轉機制,促改革,打造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的開拓創新精神、“敢為人先、行穩致遠”的實文化。企業文化建設緊跟時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時代元素融入企業核心價值體系,形成了以“發展自我、造福社會”為使命,“拼搏奉獻、開拓進取”為作風,“嚴以律己、責任至上”為準則,“注重實效、創造效益”為理念、“敢為人先、勇爭一流、開拓創新、拼搏奉獻”為精神的核心價值體系。企業文化建設引領風尚,通過籌建企業展覽室、舉辦企業文化節等方式豐富企業文化建設載體,通過強化閱覽室、職工夜校、業余黨校建設豐富一線項目文化內涵,通過選樹、宣傳全國勞模裴維勇等先進典型并編印相關書籍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氛圍。
在熏陶與浸潤中形成企業務實作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公司的實文化影響著廣大員工,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實事求是,在選人用人中引領價值導向,堅持公平公正,在領導干部培育上注重德才兼備,把真正能干事、干實事、干成事的領導干部放到關鍵崗位和復雜項目上進行鍛煉,以工作業績論英雄、以項目成敗為榮辱的傳統,為全體員工樹立了清晰的價值導向。敢打敢拼,在艱苦奮斗中鍛造過硬本領,承建局內最困難的青藏鐵路、川藏鐵路、甬舟鐵路等重難點工程,這些奮斗經歷為企業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也培養了一大批能拼能干的優秀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強基固本,在創新求變中激發管理活力,聚焦主業和專業,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提升公司施工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實施區域性分公司和實體代局指,試行模擬股權、高額風險抵押等項目多元化績效考核分配機制,實現了提高生產效率、提振員工士氣、激發企業活力的目的。
在實踐與探索中引領企業跨越發展。技術引領提升競爭力,公司依托重難點工程,立足主導產品,開展關鍵技術、關鍵工法的研發,初步構建了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并在跨江橋梁、長大隧道、地下空間等關鍵領域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有15項工程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15項工程獲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團隊協作提升戰斗力,在工程施工中建立示范點或樣板工程,引導廣大員工追求卓越,并通過導師帶徒、技術比武、“黨員一帶一”等活動激勵員工學技術、鉆業務,還建立了職業教育、委外培訓、在崗自學等教育網絡體系,分批次、分層次開展各系統培訓,推動員工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品牌塑造提升影響力,圍繞重大節點、重要活動安排內外部媒體宣傳工作,召開“鐵紅雁·黨建”工作品牌發布會等黨建主題活動;每年在地市級以上媒體報道新聞信息1000余條,特別策劃《云上姑娘》《致敬勞動者》等融媒專題,成功打造公司云端施工品牌IP。
在責任與擔當中彰顯國有企業風范。公司將實文化與政治優勢、社會責任相結合,澆灌出“發展自我,造福社會,惠及員工”的國企文化之花。凝心鑄魂強根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通過黨委中心組、巡回宣講等方式,認真學習新理論,科學研判新形勢,理清發展思路;堅持探索創新,率先推行黨政會簽制度;實施向外協隊伍委派“黨員代表”工作,搭建與外協隊伍的溝通互信平臺。服務一線暖人心,推出我為群眾辦實事“暖心服務清單”,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活動,為困難職工及子女發放困難補助,并投入經費為基層單位添置文體用品,策劃“情暖邊陲6個1”系列活動,在滬通、甬舟等鐵路項目打造產業工人社區,為工友提供“吃住用娛購”一站式服務。踐行初心勇擔當,在汶川地震、阜寧風災、洪澇災害發生后立馬成立應急搶險隊、組織愛心獻血、捐助食品物資,并推薦優秀干部職工胡小芳到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光明村擔任駐村書記,在村里村外、田間地頭宣傳幫扶政策、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等工作,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通訊員 蔡朝陽